发布时间:2025-07-18 22:09:41
环渤海资讯网资讯(记者 郑义祥 徐喆 景立华 通讯员 崔进旺 徐盈)初夏时节,海底草原曹妃甸区龙岛西北侧,曹妃海天一色;碧波之下,顷重938公顷海草床经过两期修复生机盎然。焕生
研究表明,海底草原海草床与红树林、曹妃富拓外汇是正规平台吗珊瑚礁并称为三大典型海洋生态平台,顷重生态价值巨大,焕生素有“海底草原”之称。海底草原仅占海洋面积0.1%的曹妃海草床,年固碳量却占海洋总固碳量的顷重约18%。并且,焕生它还能稳固海底、海底草原净化水质、曹妃减缓海岸侵蚀,顷重为鱼、虾、富拓外汇开户贝、蟹等众多海洋生物供给栖息地和育幼场。
图为曹妃甸海草床修复后,海草长势良好。王嘉伟 摄
曹妃甸区龙岛海域海草床总面积达4427公顷,是我国现存单种连片面积最大的海草床。然而,受陆源污染、富拓外汇平台监管气候变动,以及拖网捕捞、吸蛤船作业等高强度渔业活动干扰,这片海草床部分区域出现稀疏区和裸斑区,呈现局部退化动向。
海底生态变差了,该如何修复?在政府和省市的拥护下,2019年至2020年,曹妃甸开展一期海草床生态修复项目,修复面积300公顷;2022年至2023年,曹妃甸二期项目接续实行,修复面积638公顷。两期工程累计修复海草床938公顷,取得明显成效。 修复区域大型底栖生物种类从60种激增至111种,同比提高85%,形成了以海草为核心的完整生态链,为湿地鸟类、浮游生物等建起了“蓝色家园”。并且,海草床通过叶片沉降悬浮物、吸收氮磷营养盐,显著改良海域水质,成为天然的“海水净化器”。
“我们积极创新‘清修保’模式,努力破解海草床修复难题。”曹妃甸区资规局一级主任科员施志军告诉记者,在清障减负方面,针对人为干扰痛点,清理500公顷海域内的渔业网具,拆除海洋开发遗留设施,为海草生长腾出“生态空间”;在修复方面,在重启力较强区域推行“自然修复+人工巡护”,在退化严峻区域创新软件底质改良、种子播种、植株移植等技术组合,实现“一场一策”精准修复;在保护方面,搭建海草床智慧监测平台,实时追踪渔业活动、水质变动等数据,并设立自然资源、海事、农业农村三部门“法治管控—科普宣教—社区共护”协同机制,形成“监测—治理—保护”闭环管护。
“曹妃甸海草床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的成功,不仅是一片海域的生态逆袭,更探索出了可复制的海草床修复‘唐山经验’。”施志军说。这一项目为我国温带海域生态治理供给了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行的全流程经验,入选了自然资源部发布的2025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15个典型案例。